山行入涇州
倦此山路長,停驂問賓御。
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徙倚望長風,滔滔引歸慮。
微雨隨雲收,濛濛傍山去。
西臨有邊邑,北走盡亭戍。
涇水橫白煙,州城隱寒樹。
所嗟異風俗,已自少情趣。
豈伊懷土多,觸目忻所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停驂(tíng cān):停下馬車。
- 賓御:隨行的人。
- 林巒:山林。
- 徙倚:徘徊。
- 滔滔:形容思緒連綿不斷。
- 濛濛:細雨紛紛的樣子。
- 邊邑:邊境的小城。
- 亭戍:邊防的哨所。
- 涇水:河流名,流經涇州。
- 懷土:懷念故鄉。
- 忻:高興,愉快。
翻譯
疲倦地行走在這漫長的山路上,停下馬車詢問隨行的人。 山林迴環曲折,讓人感到迷茫,白日將落向何方? 徘徊着望向長風,思緒如滔滔江水般牽引着歸鄉的憂慮。 微雨隨着雲朵漸漸收起,細雨紛紛地沿着山邊飄去。 西面臨近邊境的小城,北面走到盡頭是邊防的哨所。 涇水之上橫亙着白色的煙霧,州城隱沒在寒冷的樹林之中。 所嘆息的是這裏的風俗與我不同,已經少了許多情趣。 難道是因爲我太過懷念故鄉,所以觸目所及都感到新奇而愉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王昌齡在山行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倦此山路長」直接表達了旅途的疲憊,而「停驂問賓御」則展現了詩人對前路的迷茫和詢問。詩中的自然景象如「林巒信回惑」、「微雨隨雲收」等,不僅描繪了山行的艱辛,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迷茫和不安。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異鄉風俗的不適應和對故鄉的深深懷念,以及在異鄉中對所遇之景的新奇和喜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深刻表達了詩人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