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藜藿(lí huò):指野菜,這裡泛指粗劣的食物。
- 柏棺:用柏木制作的棺材,這裡指簡樸的葬禮。
- 瓦礫:破碎的甎瓦,這裡比喻普通或無價值之物。
- 貪泉:傳說中喝了會讓人變得貪婪的泉水,這裡比喻誘惑或貪婪的源頭。
- 清泚(qīng cǐ):清澈。
- 夷齊:指古代的賢人伯夷和叔齊,他們因堅持不食周粟而餓死,這裡比喻高潔的品德。
- 山鬼:山中的鬼怪,這裡可能指山中的神秘或不可知之物。
- 儂家:你家,這裡可能指詩人自己或普通人家。
繙譯
野菜足以維持生活,柏木棺材足以安葬。 破碎的甎瓦如同黃金,貪泉也能清澈見底。 喝下這水,心志不易改變,難道衹有伯夷和叔齊能做到嗎? 山中的鬼怪嘲笑我家,我家也嘲笑山中的鬼怪。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藜藿”與“柏棺”、“瓦礫”與“黃金”、“貪泉”與“清泚”,表達了詩人對於簡樸生活和高潔品德的贊美。詩中“飲水心不易”一句,強調了即使在誘惑麪前,也能保持初心不變的決心。最後兩句“山鬼笑儂家,儂家笑山鬼”則以幽默的方式,展現了詩人對於世俗與超然之間界限的輕松態度,以及對於自我堅守的自信和自嘲。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物質與精神、世俗與超然之間關系的深刻思考。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陳獻章的其他作品
- 《 留世卿飲用前韻 》 —— [ 明 ] 陳獻章
- 《 程鄉學生鍾宏求社學記贈之 》 —— [ 明 ] 陳獻章
- 《 聞陳宗湯湛民澤欲過江門遇?風不果用張廷實韻寄之 》 —— [ 明 ] 陳獻章
- 《 壬午京城除夕 》 —— [ 明 ] 陳獻章
- 《 定山許撰一峯墓誌東白許墓表久不見示 》 —— [ 明 ] 陳獻章
- 《 景易讀書潮連賦此勖之 》 —— [ 明 ] 陳獻章
- 《 鐵漢樓 》 —— [ 明 ] 陳獻章
- 《 聽秀夫誦定山先生之作 》 —— [ 明 ] 陳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