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鶺鴒圖爲姚民泰賦

· 陳璉
玉樹娟娟雪初霽,琅玕石上苔花碎。 何處飛來雙鶺鴒,相顧和鳴有深意。 聞說姚生好弟兄,不學田家分紫荊。 壎篪聲裏藹和氣,終日披圖看鶺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樹:比喻美貌或美好的事物。
  • 鶺鴒(jí líng):一種鳥,常用來比喻兄弟。
  • 娟娟:形容美好、柔美。
  • (jì):雨後天晴。
  • 琅玕(láng gān):美玉或美石。
  • 壎篪(xūn chí):古代的兩種樂器,這裏比喻和諧的聲音。

翻譯

雪後初晴,玉樹顯得分外柔美,美玉般的石頭上苔蘚斑斑。 不知從哪裏飛來一對鶺鴒鳥,它們相互鳴叫,似乎有着深厚的情感。 聽說姚家的兄弟和睦,不像田家那樣因紫荊樹而分家。 他們家中充滿了和諧的氣氛,就像壎篪合奏出的美妙音樂,整日看着這幅鶺鴒圖,感受着兄弟情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雪後初晴的自然景象和鶺鴒鳥的和鳴,寓意了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家庭的和諧。詩中「玉樹」、「琅玕」等意象展現了美好的自然環境,而「鶺鴒」則是兄弟情誼的象徵。後兩句直接讚美了姚家兄弟的和睦,與田家因紫荊樹而分家的故事形成對比,強調了家庭和諧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和諧家庭的嚮往和讚美。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