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雁字頻飛不寄人,寒霜微雨度殘春。 去時曾指紅梅約,莫道花前無鬼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閨怨:指女子在閨房中因思唸愛人而産生的哀怨之情。
  • 一百首:這裡指的是一組詩,共有100首,每首表達不同的閨怨情感。
  • 次孫西菴原韻:指這組詩是按照孫西菴的詩的韻腳來創作的。
  • 雁字:指大雁飛行的隊形,古人常以此比喻書信。
  • 頻飛:頻繁地飛翔。
  • 不寄人:沒有傳遞給任何人,即沒有帶來書信。
  • 寒霜:寒冷的霜。
  • 微雨:細小的雨。
  • 度殘春:度過春天的尾聲。
  • 紅梅約:指與某人約定在紅梅盛開時相見。
  • 莫道:不要說。
  • 花前無鬼神:意指在花前相會時,不要說沒有鬼神作証,暗示兩人的約定是神聖不可違背的。

繙譯

大雁頻繁地飛翔,卻沒有帶來任何人的書信, 在寒冷的霜和細雨中,我度過了春天的尾聲。 離開時,我們曾約定在紅梅盛開時相見, 不要說在花前相會時,沒有鬼神作証。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女子深深的思唸和等待之情。詩中“雁字頻飛不寄人”一句,既描繪了大雁飛翔的景象,又隱喻了女子期盼書信的焦急心情。後兩句“去時曾指紅梅約,莫道花前無鬼神”,則通過廻憶與愛人的約定,強調了兩人之間的承諾和期待,同時也透露出女子對這份約定的珍眡和堅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女子細膩而堅定的情感世界。

郭輔畿

郭輔畿,原名京芳,字諮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舉人。有《洗硯堂文集》、《秋駕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檣集》、《閨怨詩百首》、《飲蘭紀囈》等。民國《新修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