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牧野吊比干墓

牧野荒荒落日低,愁雲深鎖比干祠。 寧將血濺商家土,忍見頭懸太白旗。 麥秀春郊麋鹿走,花殘夜月杜鵑悲。 古來忠直多磨滅,千載令人淚滿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牧野: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淇縣南。
  • 荒荒:荒涼的樣子。
  • 比乾:商朝末年忠臣,因直言進諫被紂王殺害。
  • :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廟宇。
  • 商家土:指商朝的土地。
  • 太白旗:古代軍旗的一種,這裡指紂王的旗幟。
  • 麥秀:麥子成熟時的景象。
  • 麋鹿:一種鹿科動物,這裡指野生的鹿。
  • 杜鵑:鳥名,其鳴聲悲切,常用來象征悲傷。
  • :下巴。

繙譯

牧野之地荒涼,夕陽低垂,愁雲密佈在比乾的祠堂上。 甯願用鮮血濺灑在商朝的土地上,也不忍看到自己的頭顱懸掛在紂王的旗幟下。 春天麥子成熟時,野鹿在郊外奔跑,夜晚月光下,杜鵑的悲鳴聲中花朵凋零。 自古以來,忠誠正直的人多遭受磨難和遺忘,千百年來,這情景令人淚流滿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牧野的荒涼景象和比乾祠的孤寂,表達了對忠臣比乾的深切哀悼和對忠直之士命運的感慨。詩中“甯將血濺商家土,忍見頭懸太白旗”一句,強烈地抒發了對忠臣犧牲的悲憤之情。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忠直之士被遺忘的悲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忠臣精神的頌敭和對歷史的深刻反思。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