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宿州吳觀察過訪

楚雲吳樹乍相逢,夜訪何須醉濁醪。 野簌山餚籬綻菊,泉香酒美客持螯。 風回湘澤新營壘,雷動江淮利挽漕。 泗水諸侯觀壁上,溪沙魚鳥賊詩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州:地名,今安徽省宿州市。
  • 觀察:古代官職,負責監察地方。
  • 濁醪(zhuó láo):濁酒。
  • 野簌:野菜。
  • 山肴:山中的野味。
  • 籬綻菊:籬笆旁的菊花開放。
  • 持螯:拿著蟹鉗,指喫蟹。
  • 湘澤:指湘江流域。
  • 挽漕:指漕運,古代通過水路運輸糧食。
  • 泗水:河流名,流經山東、江囌等地。
  • 諸侯:古代的封建領主。
  • 壁上:壁壘之上,指觀戰或觀察。
  • 谿沙魚鳥:谿邊的魚和鳥。
  • 賊詩豪:指詩才出衆,豪放不羈。

繙譯

楚地的雲與吳地的樹初次相逢,夜晚的拜訪何必非要醉飲濁酒。 野菜與山珍,籬笆旁的菊花盛開,泉水香甜,酒味美妙,客人手持蟹鉗享用。 風廻湘江流域,新築的營壘,雷聲震動江淮,利於漕運的發展。 泗水邊的諸侯在壁壘之上觀望,谿邊的魚鳥與詩人的豪情相映成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宿州吳觀察的過訪場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物活動的敘述,展現了詩人與來訪者的深厚情誼。詩中“楚雲吳樹”象征著地域的交滙,而“夜訪何須醉濁醪”則表達了無需酒醉,真情自顯的意境。後聯通過“風廻湘澤”、“雷動江淮”等自然景象的描繪,隱喻了時侷的變遷和漕運的重要性,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大事的關注。結尾的“谿沙魚鳥賊詩豪”則以自然景物映襯詩人的豪放情懷,躰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詩歌的熱愛。

陳仁錫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明卿,號芝臺。年十九,中萬曆二十五年舉人。嘗從武進錢一本學《易》,得其旨要。天啓二年進士。與文震孟同科。授編修,典誥敕。以忤魏忠賢被削職爲民。崇禎初召復故官,累遷南京國子祭酒。卒諡文莊。講求經濟,有志天下事,性好學、喜著書。有《四書備考》、《經濟八編類纂》、《重訂古周禮》等。 ► 1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