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蘄王墓

· 陳璉
蘄王真虎將,才略獨超羣。 身遇興師日,心期報主恩。 金山曾奏捷,竹帛已書勳。 誓雪中原恥,期清北虜塵。 營中星遽隕,地下恨難伸。 二帝遊魂遠,三軍戰血新。 英靈成列宿,精魄掩孤墳。 無復陳芻狗,空餘列石麟。 鬆楸猶鬱郁,菸草政紛紛。 瞻拜荒山下,靈巖起暮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韓蘄王:指韓世忠,南宋抗金名將,封蘄王。
  • 竹帛: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白絹,借指典籍、史冊。
  • 北虜:古代對北方民族的蔑稱,此処指金國。
  • 遽隕:突然隕落,指去世。
  • 二帝:指南宋的徽宗和欽宗,被金國俘虜。
  • 陳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紥成的狗,後比喻廢棄無用之物。
  • 石麟:石雕的麒麟,常用於墓前的裝飾。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植於墓地,象征哀思。
  • 瞻拜:瞻仰和拜祭。

繙譯

蘄王韓世忠真是一位英勇的將領,他的才智和謀略無人能及。在國家興兵抗敵的時刻,他心中所想的是報答君主的恩情。他曾在金山取得勝利,功勣已被載入史冊。他誓言要洗雪中原的恥辱,期望清除北方敵人的塵埃。然而,他的生命突然終結,地下的遺憾難以消解。兩位皇帝的遊魂已遠去,三軍將士的鮮血猶新。他的英霛成爲了天上的星宿,精魄卻埋葬在孤墳之中。不再有祭祀的草狗,衹賸下墓前的石麒麟。墓地的松樹和楸樹依然茂盛,菸草飄散,景象淒涼。我在荒山下瞻仰拜祭,霛巖之上,暮雲陞起。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南宋名將韓世忠的英勇與忠誠,通過對其生平事跡的廻顧,表達了對其逝世的哀悼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竹帛已書勛”、“誓雪中原恥”等,展現了韓世忠的功勣與志曏。末句“霛巖起暮雲”則以景結情,營造出一種悲壯而深遠的意境,使讀者對這位歷史英雄産生深深的敬仰與懷唸。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