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思白大宗伯加太子太保予告馳驛

帝念先朝有秩宗,班階流輩盡雲從。 近傳宮保歸黃髮,遙望天人問赤松。 楊柳青門真祖道,桃花春漲即吳淞。 纖塵拌不隨清夢,還傍東華五夜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念:皇帝的思念。
  • 先朝:前任皇帝的時代。
  • 有秩宗:有秩序的宗族,指有德行的家族。
  • 班階:官階,官職等級。
  • 流輩:同輩,同僚。
  • 雲從:如雲般聚集,形容衆多。
  • 宮保:古代官名,此處指董思白。
  • 歸黃髮:指年老歸隱。
  • 天人:指皇帝。
  • 赤松:傳說中的仙人,此處指皇帝的顧問。
  • 楊柳青門:指京城的青門,因多植楊柳而得名。
  • 真祖道:指真正的歸途。
  • 桃花春漲:春天桃花盛開,河水上漲。
  • 吳淞:地名,今上海吳淞口。
  • 纖塵拌:微塵不染,比喻心境清淨。
  • 東華:指東華門,皇宮的東門。
  • 五夜鍾:指夜間的鐘聲,五夜即五更,指深夜。

翻譯

皇帝思念着前任皇帝時代的有德家族,同僚們都如雲般聚集。最近聽說宮保董思白年老歸隱,遠望皇帝詢問仙人的意見。楊柳青門的真正歸途,桃花盛開春天河水上漲,就是吳淞。心境清淨不受微塵污染,仍然陪伴着東華門深夜的鐘聲。

賞析

這首詩是陳子壯送別董思白時的作品,表達了對董思白歸隱的敬意和對皇帝的忠誠。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象徵,如「赤松」代表皇帝的顧問,「楊柳青門」和「桃花春漲」則描繪了歸途的美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也體現了對朝廷的忠誠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