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漳山行贈桃花

蘼蕪山路馬啼香,園客廬邊見靚妝。 煙月多情如笑我,胭脂薄命未逢郎。 世無淨土佳人隱,天有閒春旅客忙。 爲問杏花何日嫁,煩君先爲製衣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蘼蕪(mí wú):一種香草,這裏指山路兩旁的香草。
  • 園客:指隱士或居住在園林中的人。
  • 靚妝(jìng zhuāng):美麗的妝扮。
  • 胭脂:古代女子化妝用的紅色顏料,這裏代指女子。
  • 淨土:佛教中指清淨無垢的世界,這裏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閒春:悠閒的春光。

翻譯

在蘼蕪香草的山路上,馬蹄踏過留下芬芳,我在隱士的廬舍旁見到一位美麗的女子。 月光和煙霧似乎多情地嘲笑我,那胭脂般的女子命運不濟,尚未遇到她的心上人。 世間沒有理想中的美好境地供佳人隱居,而天空中的悠閒春光卻讓旅人忙碌不已。 我問那杏花何時能出嫁,請你先爲她準備好嫁衣。

賞析

這首作品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山行中的所見所感。詩中,「蘼蕪山路」與「園客廬」構建了一幅幽靜的山野圖景,而「靚妝」的女子則爲這幅畫面增添了一抹亮色。後兩句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煙月」與「胭脂」賦予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對命運的無奈。結尾的「杏花嫁衣」則巧妙地以杏花喻人,寄託了詩人對美好姻緣的祝願。

郭輔畿

郭輔畿,原名京芳,字諮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舉人。有《洗硯堂文集》、《秋駕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檣集》、《閨怨詩百首》、《飲蘭紀囈》等。民國《新修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