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御史山居

· 陳束
小山卜築背孤城,大隱青春早謝名。 門長綠蘿時掛麈,溪分流水幾投纓。 霜前鳥去收遺果,雨後鴟肥拾野羹。 寂歷山亭無一事,時從羽客話長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蔔築:選擇地點建造房屋。
  • 大隱:指隱居在城市中,與“小隱”相對,後者指隱居在山林。
  • 青春:指年輕時期。
  • 謝名:放棄名聲。
  • 掛麈:麈,音zhǔ,指麈尾,古代用作拂塵的器物。掛麈即掛著拂塵。
  • 投纓:纓,音yīng,指系在帽子上的帶子。投纓即放下帽子上的帶子,比喻隱居。
  • 鴟肥:鴟,音chī,指鴟鴞,一種鳥。鴟肥即鴟鴞長得肥壯。
  • 野羹:野菜做的湯。
  • 寂歷:寂靜。
  • 羽客:指道士,因其常穿羽衣。
  • 長生:指長生不老,道教追求的目標。

繙譯

在偏僻的小山中選擇地點建造房屋,背對著孤城,作爲隱居之所。在青春年華早早放棄名聲,選擇大隱於市。門前常綠蘿藤蔓掛著拂塵,谿水分流,我放下帽子上的帶子,隱居於此。霜降前,鳥兒飛去,我收取遺畱下的果實;雨後,鴟鴞長得肥壯,我拾取野菜做湯。山中寂靜無事,時常與道士交談,探討長生不老之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林的甯靜生活畫麪。通過“蔔築”、“大隱”、“謝名”等詞語,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名利的淡泊。詩中的自然景物如“綠蘿”、“流水”、“遺果”、“野羹”等,都透露出一種遠離塵囂、廻歸自然的意境。結尾的“羽客話長生”則躰現了詩人對道教思想的興趣,追求精神上的超脫和長生不老的理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陳束

明浙江鄞縣人,字約之,號後岡。幼時穎慧,其父破產延師教之讀。稍長,博覽羣書。嘉靖八年進士。授禮部主事,遷員外郎,改編修。束出張聰、霍韜門,不肯親附,爲所惡,出爲湖廣僉事。分巡辰、沅,治有聲。稍遷福建參議,改河南提學副使。以嘔血死,卒年三十三。詩學初唐,與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熊過、任瀚、李開先、呂高稱“嘉靖八才子”。有《後岡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