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自白石移來

金粟初分我,花仙不吝人。 煙霞三畝宅,草木百年身。 影入青霄舊,香傳白石新。 爲誰工態度,本自惜精神。 翠竹旁通徑,緋桃正隔津。 生憂兒女狎,莫摘老夫嗔。 坐久風回席,行遲露在巾。 當時尊玉茗,平地隱冰輪。 收斂還真性,生成荷大鈞。 相逢山水地,一笑武陵春。
拼音

所属合集

#巖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粟:指桂花,因其花小如粟,色黃如金。
  • 花仙:指花神,這裏比喻桂花。
  • 煙霞:指山水間的雲霧,常用來形容隱居之地。
  • 青霄:指天空。
  • 白石:指白色的石頭,這裏可能指桂花樹下的石頭。
  • 緋桃:指紅色的桃花。
  • :渡口。
  • 玉茗:指茶,這裏可能指珍貴的茶。
  • 冰輪:指月亮。
  • 大鈞:指天,比喻天道或自然法則。
  • 武陵春:指桃花源中的春天,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翻譯

桂花從白石上移植而來, 花神慷慨,不吝賜予我這金粟般的花朵。 我在這煙霞繚繞的三畝宅院中, 草木陪伴我度過百年人生。 桂花的影子映入青空,香氣在白石間新傳。 我爲何要精心打扮,本是因爲珍惜自己的精神。 翠竹旁的小徑通向別處,緋紅的桃花正隔着渡口。 我擔心兒女們輕率地接近,不要摘花惹我生氣。 坐久了,風兒吹動席子,行走間露水沾溼了頭巾。 當時珍貴的茶已尊爲玉茗,平地上隱約可見冰輪般的月亮。 我收斂心性迴歸真我,順應天道自然生成。 在這山水相逢之地,一笑間彷彿置身武陵春的桃花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水的寧靜生活,通過對桂花的讚美,表達了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金粟」、「花仙」等詞語賦予桂花以神祕和高貴的色彩,而「煙霞」、「青霄」等則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後文通過「翠竹」、「緋桃」等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滿足。結尾的「武陵春」更是將這種理想化的生活境界推向高潮,體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