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陳留憶汴

聞說嵩山禮舊師,青囊許我共抽絲。 蒼顏古貌滋朝氣,載酒飛花有夜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是中國五嶽之一,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爲 “嶽山”,以嵩山爲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爲中嶽,始稱“中嶽嵩山”。
  • 青囊:古代術數家盛書和蔔具之囊,借指蔔筮之術。
  • 抽絲:比喻緩慢的過程。
  • 蒼顔:蒼老的容顔。
  • 古貌:古老的容貌,指年老。
  • :增加,生長。
  • 朝氣:早晨的清新氣息,比喻年輕、充滿活力的狀態。
  • 載酒:攜帶酒水。
  • 飛花:飄落的花瓣。
  • 夜珠:夜明珠,傳說中夜間能發光的寶珠。

繙譯

聽說在嵩山拜見了舊時的老師,他那青囊中的蔔筮之術,願意與我一同慢慢探索。 他那蒼老的麪容和古老的氣質,卻充滿了早晨的清新氣息,帶著酒和飄落的花瓣,倣彿擁有了夜間的明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在嵩山與舊師相遇的情景,展現了師者雖老卻精神矍鑠的形象。詩中“青囊許我共抽絲”一句,既表達了師者願意傳授知識的慷慨,也暗示了學問的深邃與探索的緩慢。後兩句以“蒼顔古貌”與“朝氣”、“載酒飛花”與“夜珠”形成對比,巧妙地描繪了師者內外兼脩、老而不衰的風採,同時也傳達了對師者的敬仰之情。

陳仁錫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明卿,號芝臺。年十九,中萬曆二十五年舉人。嘗從武進錢一本學《易》,得其旨要。天啓二年進士。與文震孟同科。授編修,典誥敕。以忤魏忠賢被削職爲民。崇禎初召復故官,累遷南京國子祭酒。卒諡文莊。講求經濟,有志天下事,性好學、喜著書。有《四書備考》、《經濟八編類纂》、《重訂古周禮》等。 ► 1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