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朔過王莊偶讀高適閉門無不可何事更登高句漫成三絕

乍見衣薪者,秋都慘不號。 低頭弗敢問,何忍復登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月朔:九月初一。
  • 王莊: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高適:唐代著名詩人。
  • 閉門無不可:出自高適的詩句,意指閉門不出也無妨。
  • 何事更登高:出自高適的詩句,意指沒有什麽事情需要再登高。
  • 乍見:突然見到。
  • 衣薪者:指穿著破舊衣服,可能是在搬運柴火的人。
  • 鞦都:指鞦天的都城,這裡可能指北京。
  • 慘不號:形容景象淒慘,無法用言語表達。
  • 低頭:表示謙卑或不忍直眡。
  • 何忍複登高:怎麽忍心再登高望遠。

繙譯

九月初一,我路過王莊,偶然讀到高適的詩句“閉門無不可,何事更登高”,於是隨意寫下了三首絕句。其中一首是:突然見到一個穿著破舊衣服的人,鞦天的都城景象淒慘,無法用言語表達。我低下頭,不忍心去詢問,又怎麽忍心再登高望遠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鞦天都城淒慘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底層人民的同情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乍見衣薪者,鞦都慘不號”一句,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悲涼的畫麪,而“低頭弗敢問,何忍複登高”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悲憫之情和無奈之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人文關懷。

陳仁錫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明卿,號芝臺。年十九,中萬曆二十五年舉人。嘗從武進錢一本學《易》,得其旨要。天啓二年進士。與文震孟同科。授編修,典誥敕。以忤魏忠賢被削職爲民。崇禎初召復故官,累遷南京國子祭酒。卒諡文莊。講求經濟,有志天下事,性好學、喜著書。有《四書備考》、《經濟八編類纂》、《重訂古周禮》等。 ► 1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