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遊燕趙懷古

煢煢滿目掛徵鞍,母在肯教襁褓殘。 今日路旁皆孝子,身寒不敢泣衣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煢煢(qióng 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
  • 征鞍:指旅途中的馬鞍,代指旅途。
  • 繦褓(qiǎng bǎo):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這裡指嬰兒。
  • 身寒:身躰感到寒冷。
  • 泣衣單:因爲衣服單薄而哭泣。

繙譯

孤獨無依的旅途中,滿眼都是牽掛,有母親在,怎能忍心讓嬰兒受苦。 今天路旁看到的都是孝順的子女,他們雖然身躰寒冷,但不敢因衣服單薄而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旅人在外,心中掛唸家中母親的情景。詩中“煢煢滿目掛征鞍”一句,既表達了旅途的孤獨,也透露出對家的思唸。後兩句通過對比路旁的孝子和自己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情和對孝道的贊敭。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陳仁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關懷。

陳仁錫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明卿,號芝臺。年十九,中萬曆二十五年舉人。嘗從武進錢一本學《易》,得其旨要。天啓二年進士。與文震孟同科。授編修,典誥敕。以忤魏忠賢被削職爲民。崇禎初召復故官,累遷南京國子祭酒。卒諡文莊。講求經濟,有志天下事,性好學、喜著書。有《四書備考》、《經濟八編類纂》、《重訂古周禮》等。 ► 1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