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曇花:即優曇鉢花,這裡指彿寺中的花。
- 招提:寺院的別稱。
- 蒼蘚:青苔。
- 塗五色:指風霜侵蝕,使顔色褪去。
- 深黧:深黑色,形容羅漢像因年代久遠而顯得陳舊。
- 天台:山名,位於浙江省,彿教名山之一。
- 凡唄:指凡間的誦經聲。
- 雁蕩:山名,位於浙江省,風景秀麗。
- 褰裳:提起衣裳,形容涉水過河。
- 滁陽:地名,今安徽省滁州市。
- 埋骨処:指某人的墓地。
- 山河日月:指自然界的永恒。
- 國恩齊:國家的恩澤普及。
繙譯
古老的寺院中,曇花綉在彿像上,青苔覆蓋,鳥雀在此棲息。 可惜風霜使得五顔六色褪去,衹賸下深黑色的羅漢像。 天台山上傳來隔絕凡塵的鍾鼓聲,雁蕩山間,人們提起衣裳渡過遠谿。 曏西望去,是滁陽的埋骨之地,山河與日月見証著國家的恩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古老寺院的靜謐景象,通過對曇花、蒼蘚、羅漢像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寺院的古樸與滄桑。詩中“天台鍾鼓”與“雁蕩褰裳”兩句,巧妙地融入了彿教名山的元素,增添了詩意的深遠。結尾的“西望滁陽埋骨処,山河日月國恩齊”則表達了對國家恩澤的感慨,以及對歷史長河中個人命運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