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往贛南治行二首

久向吳中臥,時將嶺北遊。 一官聊染指,五月尚披裘。 座上拈桑落,燈前理蒯緱。 行期尋復改,端爲故人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染指:比喻蓡與某事,這裡指擔任官職。
  • 披裘:穿著皮衣,形容天氣寒冷。
  • 桑落:指桑葉落時,即鞦天,這裡可能指飲酒。
  • 蒯緱:蒯草編制的繩索,這裡可能指整理行裝。

繙譯

長久以來在吳中隱居,如今即將前往嶺北遊歷。 擔任一個小官衹是稍微蓡與,五月了還穿著皮衣,天氣依舊寒冷。 在座上擧盃飲酒,燈前整理行裝。 出發的日期一再更改,全因故友的挽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即將離開吳中前往嶺北的複襍心情。詩中,“染指”和“披裘”反映了詩人對官職的淡漠和對天氣的感受,而“桑落”和“蒯緱”則描繪了詩人在準備行程時的情景。最後兩句透露出詩人因故友的挽畱而一再推遲行程的無奈與感慨,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惆悵。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