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蛩聲:蟋蟀的叫聲。
- 螢火:螢火蟲發出的光。
翻譯
小庭院裏的賓客都已散去,我獨自坐着,時間悄然流逝。 西邊的山嶺上,雲彩巧妙地聚集;東邊的樹林裏,月亮緩緩升起。 蟋蟀在雜草中鳴叫,螢火蟲的光照亮了稀疏的籬笆。 在這空曠的館舍中,清秋的夜晚,我的幽深情懷只有自己知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獨坐的靜謐場景,通過「西嶺雲生巧,東林月上遲」等句,巧妙地勾勒出一幅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畫面。詩中「蛩聲鳴亂草,螢火照疏籬」以細膩的筆觸捕捉了秋夜的生動細節,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結尾「虛館清秋夜,幽懷只自知」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深沉,體現了明代詩歌含蓄內斂的藝術特色。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