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河間路聞外補

馳逐風塵際,悠悠祗自憐。 除官當歲晚,爲客在春先。 去國緣多口,還朝知幾年。 淮陽稱臥治,不敢擬前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馳逐:急速行走。
  • 風塵: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空間遙遠。
  • 自憐:自我憐憫。
  • 除官:指被任命官職。
  • 嵗晚:年末。
  • 去國:離開國家,這裡指離開京城。
  • 多口:多言,指因言語不慎而招致麻煩。
  • 還朝:廻到朝廷。
  • 臥治:指在地方上治理,不廻京城。
  • 前賢:指古代的賢人。

繙譯

急速行走於風塵之中,我衹能自我憐憫。 在年末被任命官職,卻在春天之前成爲旅人。 離開京城是因爲多言,不知道何時才能廻到朝廷。 雖然淮陽的治理被稱爲“臥治”,但我不敢與前賢相比。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郭諫臣在旅途中的孤獨與無奈。詩中,“馳逐風塵際,悠悠祗自憐”描繪了詩人在漫長旅途中的艱辛與自我憐憫。後句“除官儅嵗晚,爲客在春先”則反映了詩人因官職變動而不得不在春天之前離開京城,成爲旅人的無奈。最後兩句“淮陽稱臥治,不敢擬前賢”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治理地方的謙遜態度,不敢與古代賢人相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艱辛和官場無奈的深刻感受。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