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道中

亂山高下幾重重,歷遍巉巖出險中。 平地起雲疑是嶂,夕陽射雨漸成虹。 飛泉百道奔寒澗,高塔千尋插遠空。 堪嘆薄遊無定跡,馬蹄終日自西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巉巖:(chán yán) 形容山勢險峻,岩石尖銳。
  • :(zhàng) 指高聳直立的山峯。
  • 薄遊:(bó yóu) 指短暫的旅行或遊歷。

翻譯

羣山高低錯落,層層疊疊,我歷經艱險,終於從險峻的岩石中走出。 平地上雲霧繚繞,彷彿是高聳的山峯,夕陽照射在雨上,漸漸形成了彩虹。 百道飛泉奔騰而下,衝入寒冷的溪澗,高塔巍峨,直插雲霄。 感嘆這短暫的旅行,沒有固定的蹤跡,馬蹄聲聲,終日在東西方向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永新道中的旅途景象,通過「亂山」、「巉巖」、「雲嶂」、「夕陽射雨」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險峻而壯美的山川畫卷。詩中「飛泉百道奔寒澗,高塔千尋插遠空」進一步以誇張的手法,展現了自然的壯麗與人類的渺小。結尾的「堪嘆薄遊無定跡,馬蹄終日自西東」則抒發了作者對旅途無常、人生漂泊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