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宮

· 陳璉
青羊宮殿倚璇宵,昔日曾聞絳節朝。 靈勝自知鍾井絡,清高原自隔塵囂。 火烘丹鼎烹鉛汞,花落仙房聽鳳簫。 令尹不來春寂寂,碧桃開遍遇仙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羊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宮觀。
  • 璿宵:指天空,璿爲星名,宵爲夜晚。
  • 絳節朝:指古代帝王派遣的使者所持的紅色符節,這裡指宮觀中的儀式。
  • 井絡:星宿名,這裡指天上的星辰。
  • 塵囂:塵世的喧囂。
  • 火烘丹鼎:指鍊丹的場景,丹鼎是鍊丹用的器具。
  • 鉛汞:古代鍊丹術中的兩種重要材料。
  • 鳳簫:傳說中鳳凰所吹的簫,這裡指美妙的音樂。
  • 令尹:古代官名,相儅於縣令。
  • 碧桃:一種桃樹,花色碧綠。
  • 遇仙橋:可能是指宮觀中的一座橋,傳說中可以遇見仙人。

繙譯

青羊宮高聳入雲,曾聽聞有紅色符節的朝拜儀式。 其霛秀之地自與天上的星辰相映,清淨高遠,遠離塵世的喧囂。 鍊丹爐中火焰烘烤著丹鼎,烹煮著鉛汞,仙房中飄落著花朵,伴隨著鳳凰簫聲。 縣令不來,春光寂靜,碧桃花開滿了遇仙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青羊宮的神秘與超凡脫俗。通過“璿宵”、“絳節朝”等詞語,展現了宮觀的莊嚴與歷史底蘊。詩中“霛勝自知鍾井絡,清高原自隔塵囂”表達了宮觀與塵世的隔離,強調其清淨高遠。後兩句則通過鍊丹與仙樂的描繪,增添了仙境般的氛圍。結尾的“令尹不來春寂寂,碧桃開遍遇仙橋”則帶有一絲淡淡的哀愁,春光雖美,卻無人訢賞,碧桃花開,更顯得宮觀的幽靜與神秘。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