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邱道中

昨擬走大梁,覽勝古汴京。 晨起延津境,忽作封邱行。 山川本相似,途路近且平。 遠馳燕趙騎,復捲魏衛旌。 曉行趁殘月,暮宿視長庚。 客途少休息,傳舍多送迎。 思之良厚顏,不如且歸耕。 所以晨夕內,勞勞苦東征。 東征倦行役,對鏡徒自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封邱:地名,今河南省封丘縣。
  •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省開封市,古時爲汴京。
  • 延津:地名,今河南省延津縣。
  • 燕趙:古代國名,指今河北省一帶。
  • 魏衛:古代國名,指今河南省一帶。
  • 長庚:金星的別稱,這裏指晚上。
  • 傳舍:古代供行人休息住宿的處所。
  • 厚顏:指感到羞愧。
  • 勞勞:辛苦勞累的樣子。
  • 行役:因公務而跋涉在外。

翻譯

昨天我本打算前往大梁,去欣賞古汴京的美景。但今早醒來,卻發現自己已身處延津境內,忽然間變成了前往封邱的行程。這裏的山川景色與大梁相似,道路也近且平坦。我遠遠地驅馳着燕趙的馬匹,又捲起了魏衛的旗幟。清晨我趁着殘月趕路,夜晚則根據長庚星的位置尋找住宿。旅途中的休息很少,客棧裏的人們總是忙碌地迎來送往。想到這些,我感到非常羞愧,不如回家耕田。因此,我整日整夜都在辛苦地向東行進。東征的旅途讓我厭倦了這種跋涉,對着鏡子,我只能自嘆驚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原本計劃前往大梁遊覽,卻意外地踏上了前往封邱的旅程。詩中通過對旅途中的景色、行程和心情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旅途勞頓的厭倦和對歸家的嚮往。詩人的情感變化從最初的計劃到實際的行程,再到對旅途的反思和對歸隱的渴望,層層遞進,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