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蠡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荒蘚:長滿苔蘚的荒地。
- 裀:墊子,這裏比喻苔蘚覆蓋的樣子。
- 平楚:平野。
- 翳:遮蔽。
- 朦朧:模糊不清的樣子。
- 塵網:塵世的紛擾和束縛。
- 孤鶴:孤獨的鶴,常用來比喻高潔或隱逸的人。
- 邱樊:山丘和籬笆,指隱居的地方。
- 伏龍:潛伏的龍,比喻隱居的賢才。
- 疏慵:懶散,不拘小節。
翻譯
秋夜的蠡溪,一池清水映照着芙蓉花,荒蕪的苔蘚如同墊子般覆蓋了草徑。平野上的雨停了,煙霧顯得淒涼而淡薄,長空中的雲遮蔽了月亮,使其顯得朦朧不清。我渴望逃離塵世的紛擾,與孤獨的鶴爲伴,閒適地隱居在山丘和籬笆之間,對潛伏的賢才感到慚愧。在這寂寞的山窗下,夜晚的燈火中,我在酒杯前自由地吟詠,任由自己的懶散和不拘小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靜謐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詩中「一池秋水浸芙蓉」和「荒蘚如裀草徑封」等句,以自然景物爲背景,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句中的「欲逃塵網同孤鶴」和「閒向邱樊愧伏龍」則直接抒發了詩人的隱逸情懷和對高潔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