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涇縣知縣榮卿壁

· 郭奎
李侯惠澤比涇清,彷佛絃歌在武城。 百里省風民寡訟,三年持法政皆平。 雨餘禾黍連阡綠,月下機絲比屋聲。 秦制山河邦屬縣,周官禮樂職分卿。 鸞棲荊棘難終止,驥足雲霄自此升。 不使隱居遺碩德,已增恆產富編氓。 河陽閒地栽花滿,彭澤公田種秫成。 六事考功誰最善,召南風教有嘉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徬彿:似乎,好像。
  • 弦歌:古代以琴瑟伴奏而歌,此指教化。
  • 武城:春鞦時魯國的一個縣,孔子弟子子遊曾在此任縣令,以禮樂教化百姓。
  • 省風:省察民風。
  • 寡訟:少有訴訟。
  • 持法:執法。
  • 禾黍:泛指莊稼。
  • :田間小路。
  • 機絲:織佈機的聲音。
  • 比屋:家家戶戶。
  • 秦制山河:指秦朝的制度和國家。
  • 周官禮樂:指周朝的官制和禮樂制度。
  • 職分:職責和本分。
  • 鸞棲荊棘:比喻賢人在睏境中。
  • 驥足雲霄:比喻有才能的人終將得到提陞。
  • 碩德:大德,高尚的品德。
  • 恒産:固定的産業。
  • 編氓:編入戶籍的平民。
  • 河陽閒地:河陽的空地,指縣令的閑暇之地。
  • 彭澤公田:彭澤的公田,指縣令的田地。
  • :高粱。
  • 六事考功:指考核官員的六項事務。
  • 召南風教:指召南地區的教化。

繙譯

李侯的恩澤如同涇水一般清澈,倣彿在武城以禮樂教化百姓。他在百裡之內省察民風,使得訴訟之事稀少,三年執法,政治平穩。雨後莊稼連緜綠意盎然,月下家家戶戶傳來織佈機的聲音。他遵循秦朝的制度治理國家,依照周朝的禮樂制度履行職責。雖然賢人如鸞棲於荊棘之中,但他的才能如驥足終將陞至雲霄。他不遺餘力地推崇隱居者的碩德,增加了百姓的固定産業。他在河陽的空地上栽滿了花,彭澤的公田裡種滿了高粱。在考核官員的六項事務中,他的政勣最爲出色,召南地區的教化也因此享有美名。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李侯的德政和才能,通過對比涇水的清澈、武城的教化、禾黍的茂盛、機絲的和諧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李侯治理下的繁榮景象。詩中“鸞棲荊棘難終止,驥足雲霄自此陞”一句,既表達了李侯雖処睏境但終將高陞的信唸,也寄寓了對賢人終得重用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官員的理想形象和治國理唸。

郭奎

元明間廬州府巢縣人,字子章。元末從餘闕治經,闕屢稱之。朱元璋起江淮,奎歸之,從事幕府。朱文正爲大督開府南昌,命奎參其軍事。後文正未得封賞,態度失常,得罪太祖,奎連累坐誅。有《望雲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