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與範伯楨登常照寺飲其弟仲昭書舍

山雨飛花訪謝連,新詩細草佛燈前。 前身記是維摩詰,手把醍醐坐白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維摩詰(wéi mó jié):彿教中的一位菩薩,以智慧著稱。
  • 醍醐(tí hú):彿教中指最高的彿法,也比喻最高的智慧或最美好的事物。
  • 白蓮:彿教中象征純潔和悟道的花朵。

繙譯

山中雨花紛飛,我與範伯楨一同訪問常照寺,在彿燈前細讀他的新詩。記得前世我曾是維摩詰菩薩,手持醍醐,坐在白蓮花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範伯楨在雨中訪問常照寺的情景,通過“山雨飛花”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提到“前身記是維摩詰”,表達了詩人對彿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自我認同。末句“手把醍醐坐白蓮”則進一步以彿教象征物來比喻自己的精神境界,展現了詩人對智慧和純潔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彿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王叔承

明蘇州府吳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複名靈嶽,自號崑崙山人。少孤。不學八股文應舉。家貧,爲贅婿,被婦翁逐出,攜婦歸家,貧益甚。入都,作客於大學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覓之,往往臥酒樓,欠伸不肯應。與王錫爵爲布衣交。三王並封議起,叔英遺書數千言,謂當引大義,以去就力爭。曾縱遊吳越閩楚及塞上各地。其詩極爲王世貞兄弟所稱。卒於萬曆中,年六十五。有《吳越遊編》、《楚遊編》、《嶽遊編》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