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戲贈益卿幼子虎兒

怪是虎頭癡,生兒復虎兒。 三年聲壯偉,二尺骨權奇。 見客能觴酒,搴餘問草詩。 風塵來燕頷,爾輩已堪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怪是:奇怪的是。
  • 虎頭:形容人相貌威猛,這裡指益卿。
  • :這裡指特別、非常。
  • 聲壯偉:聲音宏亮有力。
  • 骨權奇:骨骼強健,有奇特之相。
  • 觴酒:飲酒。
  • 搴餘:拉著我。
  • 草詩:即興作詩。
  • 燕頷:形容人的下巴像燕子的下巴一樣,常用來形容英俊的男子。
  • 爾輩:你們這些人。
  • 已堪疑:已經值得懷疑。

繙譯

奇怪的是,益卿長得像虎頭一樣威猛,他的兒子也是個小虎兒。 三嵗的孩子聲音宏亮有力,二尺高的身軀骨骼強健,有奇特之相。 見到客人能飲酒,拉著我即興作詩。 風塵僕僕地來到,下巴像燕子一樣英俊,你們這些人已經值得懷疑。

賞析

這首詩是王叔承在宴會上戯贈給益卿的兒子虎兒的。詩中通過“虎頭”、“虎兒”等形象描繪了益卿及其兒子的威猛形象,同時贊美了虎兒年幼即有的壯偉聲音和奇特骨骼。後兩句則帶有戯謔之意,暗示虎兒及其同伴的英俊與不凡,同時也透露出對他們未來可能的成就的期待和一絲懷疑。整首詩語言簡練,形象生動,既表達了作者對益卿一家的贊賞,也躰現了宴會上的輕松氛圍。

王叔承

明蘇州府吳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複名靈嶽,自號崑崙山人。少孤。不學八股文應舉。家貧,爲贅婿,被婦翁逐出,攜婦歸家,貧益甚。入都,作客於大學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覓之,往往臥酒樓,欠伸不肯應。與王錫爵爲布衣交。三王並封議起,叔英遺書數千言,謂當引大義,以去就力爭。曾縱遊吳越閩楚及塞上各地。其詩極爲王世貞兄弟所稱。卒於萬曆中,年六十五。有《吳越遊編》、《楚遊編》、《嶽遊編》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