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涼即事

金堂倦繡出花陰,殘線猶拖插髻針。 鴛枕浪紋侵粉頰,雀爐煙穗嫋衣襟。 月窺衾簟秋初冷,露溼盤筵夜漸深。 歡笑語連悲咽語,卸頭忘卻換犀簪。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堂:華麗的廳堂。
  • 倦繡:疲倦地刺繡。
  • 殘線:剩餘的線頭。
  • 插髻針:用於固定髮髻的針。
  • 鴛枕:繡有鴛鴦的枕頭。
  • 浪紋:波浪狀的紋路。
  • 粉頰:指女子嬌嫩的臉頰。
  • 雀爐:形狀似雀的香爐。
  • 煙穗:煙霧繚繞的樣子。
  • 衾簟(qīn diàn):被子和竹蓆。
  • 盤筵:盛放食物的盤子。
  • 悲咽語:悲傷的言語。
  • 卸頭:摘下頭飾。
  • 犀簪:用犀牛角製成的髮簪。

翻譯

華麗的廳堂中,疲倦地從花蔭下走出,髮髻上還掛着未完成的刺繡線頭。 鴛鴦圖案的枕頭上,波浪紋路輕輕觸碰着嬌嫩的臉頰,雀形的香爐中煙霧繚繞,輕拂過衣襟。 月光透過窗戶,窺視着初秋微涼的被子和竹蓆,露水漸漸溼潤了夜色中擺放的食盤。 歡笑聲與悲傷的話語交織,以至於忘記了摘下頭飾,換上犀牛角製成的髮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女子在華美環境中的細膩情感。詩中通過「金堂」、「鴛枕」、「雀爐」等意象,營造了一個既奢華又溫馨的場景。女子的動作和心情通過「倦繡」、「殘線」、「粉頰」等細節生動展現,而「月窺」、「露溼」則增添了秋夜的靜謐與涼意。結尾的「歡笑語連悲咽語」和「卸頭忘卻換犀簪」巧妙地表達了女子內心的複雜情感,既有歡樂也有哀愁,展現了人物內心的微妙變化。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