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行近風香近繡叢,雪衫飛濺唾絨紅。 橫波不待回頭見,莊語能傳暗喜通。 曉閣平臨春色上,夜燈遙映雨聲中。 殘陽記得人行處,白石闌干折向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香:指花香或女子身上的香氣。
  • 繡叢:指花叢,因花色豔麗如繡,故稱。
  • 唾絨:古代婦女刺繡,每當停針換線、咬斷繡線時,口中常沾留線絨,隨口吐出,俗謂唾絨。這裏形容花瓣或花蕊的紅色。
  • 橫波:指眼神,形容眼神流動,如水波橫流。
  • 莊語:嚴肅認真的話語。
  • 曉閣:清晨的閣樓。
  • 夜燈:夜晚的燈光。
  • 殘陽:夕陽,日落時的陽光。
  • 白石闌干:白色的石制欄杆。

翻譯

走近那香氣撲鼻的花叢,彷彿靠近了繡着美麗圖案的織物,雪白的衣衫上濺上了唾絨般的紅色。她的眼神流轉,無需回頭便能感受到,嚴肅的話語也能傳達出暗自的喜悅。清晨的閣樓上,春色已經爬上了窗臺,夜晚的燈光在雨聲中顯得遙遠而朦朧。記得夕陽下,人們行走的地方,白色的石欄杆折向東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細膩的春日景象,通過「風香」、「繡叢」、「唾絨紅」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花叢中的美景和女子的嬌態。詩中「橫波不待回頭見,莊語能傳暗喜通」巧妙地表達了女子內心的情感,即使不回頭,也能通過眼神和話語傳遞出喜悅之情。後兩句通過對「曉閣」與「夜燈」的對比,以及「殘陽」與「白石闌干」的描繪,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畫面的層次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詩人王彥泓的詩歌才華。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