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王稱
昏壁中始見,烈風號北林。 飄飄遠遊子,中夜抱單琴。 繁音激楚奏,清商悲越吟。 豈茲異鄉感,兼之年歲侵。 胡爲苦行役,薄暮猶駸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昏壁:昏暗的牆壁。
  • 烈風號北林:烈風在北方的樹林中呼嘯。
  • 飄飄遠遊子:形容遊子飄泊不定。
  • 中夜抱單琴:半夜時分抱着一把琴。
  • 繁音激楚奏:琴聲繁複,激昂如楚地的音樂。
  • 清商悲越吟:清商,古代五音之一,此處指悲傷的音樂;悲越吟,悲涼的吟唱。
  • 豈茲異鄉感:豈,難道;茲,這;異鄉感,身處異鄉的感慨。
  • 兼之年歲侵:兼之,再加上;年歲侵,歲月流逝。
  • 胡爲苦行役:胡爲,爲何;苦行役,辛苦的旅途。
  • 薄暮猶駸駸:薄暮,傍晚;駸駸,形容馬跑得很快的樣子,比喻時間流逝迅速。

翻譯

在昏暗的牆壁中,我初次感受到,烈風在北方的樹林中呼嘯。 我這個飄泊不定的遊子,半夜時分抱着一把琴。 琴聲繁複,激昂如楚地的音樂,又如悲涼的吟唱。 難道這只是身處異鄉的感慨,再加上歲月流逝的哀愁? 爲何我要忍受這辛苦的旅途,直到傍晚時分,時間依然流逝迅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遊子在異鄉的孤獨與哀愁。詩中,「昏壁」、「烈風號北林」等意象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而「飄飄遠遊子」、「中夜抱單琴」則生動地刻畫了遊子的孤獨形象。通過「繁音激楚奏,清商悲越吟」的音樂描寫,詩人傳達了內心的悲苦與無奈。結尾的「胡爲苦行役,薄暮猶駸駸」更是深化了遊子對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