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憂聽:憂愁地聆聽。
- 不暇:沒有空閑。
- 哀風:悲傷的風。
- 吊:哀悼。
- 中夜:半夜。
- 古葉:老去的葉子。
- 啼:此処指風聲如泣。
- 高蒼:高遠的天空。
- 幽幽:昏暗的樣子。
- 籬下枝:籬笆下的枝條。
- 尚綴:還掛著。
- 微薄芳:微弱的香氣。
- 嚴霜:嚴寒的霜。
- 卒至:終於到來。
- 生意:生機。
- 安所望:哪裡還有希望。
- 失時:錯過時機。
- 潛智:隱藏的智慧。
- 敭己:炫耀自己。
- 見傷:受到傷害。
- 識命分:認識自己的命運和地位。
- 泯滅:消失。
- 庸何妨:平凡又有何妨。
繙譯
憂愁地聆聽,卻聽不到遠方的聲音,客居他鄕的夢,也沒有空閑變得長久。悲傷的風在半夜哀悼,古老的葉子在高遠的天空中哭泣。昏暗的籬笆下,枝條上還掛著微弱的香氣。嚴寒的霜即將到來,哪裡還有生機和希望。錯過時機,貴在隱藏智慧,炫耀自己衹會受到傷害。君子懂得認識自己的命運和地位,即使消失,平凡又有何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孤寂與哀愁,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時運不濟、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詩中,“憂聽不及遠,客夢不暇長”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迷茫,而“哀風吊中夜,古葉啼高蒼”則進一步以風和葉的哀鳴來象征人生的悲涼。後文通過對籬下枝、嚴霜的描寫,暗示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最後,詩人提出了“識命分”的哲理,認爲君子應知天命,順應自然,即使平凡也無妨,躰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