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讀唐人詩悠然有悟 [ ] 盧德儀

幾卷唐詩手自娛,不須箋傳苦紛拿。 有時悟到忘言處,明月梨花澹欲無。

偈頌八十五首 其八 [ ] 釋妙倫

禪禪,斷貫索左穿右穿。 道道,生苕菷橫掃豎掃。

和微之道保生三日 [ ] 白居易

相看鬢似絲,始作弄璋詩。 且有承家望,誰論得力時。 莫興三日嘆,猶勝七年遲。 我未能忘喜,君應不合悲。 嘉名稱道保,乞姓號崔兒。 但恐持相併,蒹葭瓊樹枝。

紀夢詩 [ ] 湛若水

道林入我夢,萬里倏感通。 即此可悟道,羚羊有何蹤。 飲酒非譬道,酒醉庶形容。 予曰然非歟,猶墮聲臭中。 一唯諒非難,得之安由從。 悠悠千載下,對爾心融融。

再赴亮社與萬司理 [ ] 陳仁錫

夜闌始覺溼衣裳,聞道廣寒深且長。 繞岸唐隋分古樹,隔林笑語屬長楊。 蛟龍寂聽驚人句,鷗鳥慈依牧郡場。 有客明朝重載酒,相逢還似水中央。

登道場山 [ ] 釋法具

野吹竹色寒,下有古澗道。 牧兒放箠眠,牛馬齕風草。

礬山道中過桑園渡 [ ] 劉璟

礬山東下桑園渡,春水初生日正融。 雁影飛穿楊柳外,馬聲嘶過杏花中。 誰雲塞北風沙異,卻與江南景物同。 最喜皇恩加四遠,且將耕牧訓邊農。

崔覲詩 [ ] 文同

崔覲者高士,梁州城固人。 讀書不求官,但與耕稼親。 夫婦既已老,左右無子孫。 一日召奴婢,盡以田宅均。 俾之各爲業,不用來相聞。 遂去隱南山,雜跡麋鹿羣。 約曰或過汝,所給爲我陳。 有時攜其妻,來至諸

牧羊兒土鼓 [ ] 朱杏孙

羣羊朝牧遍山坡,松下常吟樂道歌。 土鼓抱時山鬼聽,石泉濯處澗鷗和。 金華誰識仙機密,蘭渚何知道術多。 歲久市中終得信,叱羊洞口白雲過。

訴衷情 · 喧天絲竹韻融融 [ ] 晏殊

喧天絲竹韻融融。歌唱畫堂中。玲女世間希有,燭影夜搖紅。 一同笑,飲千鍾。興何窮。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壽如鬆。

題黃山谷三言詩帖 [ ] 胡長孺

退之出牧向湖州,霽色衡山碧欲流。 魯直宜州遷謫去,岳雲九夏滿空浮。 美哉湘水獨清深,洗濯遷人執熱襟。 峯裹雲根不同量,解言隨器與渠斟。 魯直題來務觀題,便雲字與漢嘉齊。 不知僰道經行路,不涉祝融峯子西

賓于仿香山勸酒詩體,以“何處吟詩好”,“還是吟詩好”發端各成七首見示,傚之 其十三 (戊寅(清光緒四 [ ] 許傳霈

還是吟詩好,吟詩可送窮。 磨礱存骨傲,研錬琢詞工。 稽阮歧途哭,簞瓢陋巷通。 何如歌詠樂,貧食樂融融。

空山十首 其八 山有牧 [ ] 郭之奇

東山有牧,驅牛出屋。 西山有牧,驅羊入谷。 南山有牧,青峯是逐。 北山有牧,白雲可宿。 牧子相邀,牛羊相目。 牧兮歸來,牛羊滿腹。

林坑觀稼 [ ] 饒與齡

旭日融融出自樂,疏松脩竹赤光通。 肩輿緩步巡阡陌,束蓋僂躬避葦叢。 量雨較晴逢牧子,烝藜炊黍有山翁。 酣歌直待梢頭月,奚羨仙姝醉蕊宮。

寧化道中 [ ] 翁萬達

懷憂種種山行日,輿病匆匆梅發時。 馬援功成猶速謗,馮唐身老欲何爲。 鐵山回首惟流淚,龍塞關心知復誰。 聖世應多頗牧侶,孤臣終系蓼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