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倏(shū):迅速,突然。
- 羚羊:此處指羚羊掛角,比喻事物難以捉摸,無跡可尋。
- 聲臭(xiù):聲音和氣味,此處比喻外在的表象。
- 一唯:一心一意。
- 諒:確實,誠然。
翻譯
道林進入了我的夢境,萬里之遙突然心靈感應相通。 由此便可領悟道的真諦,羚羊掛角又怎能留下蹤跡。 飲酒並非比喻道的真諦,醉酒或許能勉強形容。 我說這並非如此,仍然陷入了外在表象之中。 一心一意確實不難,但要真正領悟又從何而來。 千載之後,面對你,心中感到無比的融洽與和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夢境與道林的相遇,表達了作者對道的領悟與追求。詩中,「羚羊掛角」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道的難以捉摸,而「飲酒非譬道」則進一步強調了道的超越性。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千年後與道相遇的期待,展現了內心的寧靜與和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何子行廣文之任廣昌時張廣漢在南都因寄意焉 》 —— [ 明 ] 湛若水
- 《 寄題心期院詩 》 —— [ 明 ] 湛若水
- 《 壽全山高士劉先生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司成陳琴溪之南雍 》 —— [ 明 ] 湛若水
- 《 期鄒謙之不至,走筆寄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嶽之懷秋暮愈切道遠囊空何日發軔謾作呈知己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彭鶴泉黃門汝寔考績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陳中舍使事畢將便還姑蘇託興賦此贈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