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廖貞女卷 [ ] 戚繼光

昔讀衛姬傳,今徵廖女辭。 乘龍不可待,別鶴動成悲。 操擬冰霜在,心應天地知。 行看紫泥下,千古照門楣。

題鄒一桂聮芳譜即用其韻 其七 金絲荷葉鐵線蓮花 [ ] 弘歷

花亦濓溪葉亦田,繡成絲線定鍼仙。 看來却擬詢毛鄭,知在國風第幾篇。

孟子要湯 [ ] 陳普

畎畝一身堯舜樂,幡然堯舜在君民。 別無鼎俎要湯具,爲有華勳道在身。

傷寒論 · 辨可發汗脈證並治 [ ] 張仲景

大法,春夏宜發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時出以然,一時間許,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必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 凡服湯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 凡雲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

泊舟漢口 [ ] 王十朋

稍稍風波定,悠悠舟楫移。 身雖到漢口,家尚在天涯。 大別思大禹,古峯懷古夔。 山城有廖廓,歸說是吾兒。

劉簿約遊廖園 [ ] 趙汝燧

名園新整頓,樽酒約追隨。 春晚花飛少,牆高蝶度遲。 注湯童煖酒,拍案客爭棋。 寂寞鞦韆索,無人盡日垂。

詠懷 [ ] 孫元衡

茹蘭而掩涕,蘭芳涕亦芳。 擲蘭在中野,終爲王者香。 淹化杜鵑血,飄入春山長。 達人本知命,情在斯徬徨。 萬古一行下,江淮共湯湯。 草木欲枯死,天衢毋乃荒。 世人有濁淚,落向妻孥傍。 時復僞爲之,妖狐媚

重慶堂為廖以成作 [ ] 王紳

西川廖氏子,樂育居成均。 口言重慶事,積善由其門。 阿翁已見曽,其子亦抱孫。 一堂萃四老,油然樂天倫。 白髮照先後,斑衣舞逡巡。 譬彼凌雲木,厥盛由本根。 又若大江水,其流自淵源。 廖氏集繁祉,積累既

獄中寄子由二首 · 其二 [ ] 蘇軾

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驚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菩薩線謠 [ ] 無名氏

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

皇帝閣端午帖子詞 [ ] 宋庠

宮中命縷千絲合,階下祥蓂五莢芳。 漢殿桃枝先作印,楚人蘭葉續爲湯。

贈相掌文廖生一首 [ ] 劉弇

廖生術天與,如鑑掛高墀。 能以禍福語,感動諸奔馳。 至有不旋踵,坐獲百萬貲。 推排鬼氣奪,擯斥海嶽移。 自雲前十年,負術驤螺湄。 鬧中出雙掌,得子如沙披。 乃今十年後,所契了不疑。 況有遠大語,未易論

定西蕃 曲子一首,寄在定西蕃 调名本意 [ ] 敦煌曲子

事从星车入塞,冲沙碛,冒风寒。 度千山。 三载方达王命。 岂辞辛苦艰。 为布我皇纶綍。 定西番。

添線圖 [ ] 魯鐸

寒日趁天無約摸,短長那遣忙人覺。 漢宮相語驚翠娥,繡線朝來添幾何。 昭陽宮門在何處,歲晚無由通線路。 憑誰卻問承恩人,遠近何如天度數。

有泉在山一首 [ ] 劉基

有泉在山,爰注爲壑。 膏火自煎,一室之燭。 蔚彼茂林,有檀有鬆,有梓有桐。 可以爲車,可以爲宮。 有泉在山,爰注爲淵。 膏火之燭,維以自煎。 蔚彼茂林,有柞有棫,有樗有櫟。 可以爲薪,可以爲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