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子 · 論史 [ 明] 劉基
郁離子曰:「嗚呼,吾今而後知以訐爲直者之爲天下後世害不少也。夫天之生人,不恆得堯、舜、禹、湯、文王以爲之君,然後及其次焉,豈得已哉?如漢之高祖,唐之太宗,所謂間世之英,不易得也,皆傳數百年,夭下之生賴
禮記 · 檀弓 · 杜蕢揚觶 [ 漢] 戴聖
君之適長殤,車三乘;公之庶長殤,車一乘;大夫之適長殤,車一乘。
公之喪,諸達官之長,杖。
君于大夫,將葬,吊于宮;及出,命引之,三步則止。如是者三,君退;朝亦如之,哀次亦如之。五十無車者,不越疆而
書柳子厚牛賦後 [ 宋] 蘇軾
嶺外俗皆恬殺牛,而海南爲甚。客自高化載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風不順,渴飢相倚以死者無數。牛登舟皆哀鳴出涕,既至海南,耕者與屠者常相半。病不飲藥,但殺牛以禱,富者至殺十數牛。死者不復雲,幸而不死,即歸德於
傳習錄 · 卷中 · 答顧東橋書 · 九 [ 明] 王守仁
來書雲:“謂致知之功,將如何爲溫凊、如何爲奉養,即是‘誠意’,非別有所謂‘格物’,此亦恐非。”
此乃吾子自以己意揣度鄙見而爲是說,非鄙人之所以告吾子者矣。若果如吾子之言,寧復有可通乎?蓋鄙人之見,則
三十六計·敵戰計·笑裏藏刀 [ 清] 無名氏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孫子兵法 · 虛實篇 [ 周] 孫武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
三國志 · 魏書 · 后妃傳 [ 晉] 陳壽
易稱“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古先哲王,莫不明後妃之制,順天地之德,故二妃嬪嬀,虞道克隆,任、姒配姬,周室用熙,廢興存亡,恆此之由。春秋說雲天子十二女,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
經旨 · 易或問三首 [ 周] 曾子
或問:“大衍之數,《易》之縕乎?學者莫不盡心焉。”曰:“大衍,《易》之末也,何必盡心焉也。《易》者,文王之作也,其書則六經也,其文則聖人之言也,其事則天地萬物、君臣父子夫婦人倫之大端也。大衍,筮佔之
大學 [ 周] 曾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子產論尹何爲邑 [ 周] 左丘明
子皮欲使尹何爲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願,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產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
左傳 · 哀公 · 哀公十七年 [ 周] 左丘明
【傳】十七年春,衛侯爲虎幄於藉圃,成,求令名者,而與之始食焉。大子請使良夫。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襲,不釋劍而食。大子使牽以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
三月,越子伐吳。吳子御之笠澤,夾水而陳。
左傳 · 哀公 · 哀公六年 [ 周] 左丘明
【經】六年春,城邾瑕。晉趙鞅帥師伐鮮虞。吳伐陳。夏,齊國夏及高張來奔。叔還公吳於柤。秋七月庚寅,楚子軫卒。齊陽生入齊。齊陳乞弒其君荼。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宋向巢帥師伐曹。
【傳】六年春,晉伐鮮虞,
書韓魏公黃州詩後 [ 宋] 蘇軾
黃州山水清遠,土風厚善,其民寡求而不爭,其士靜而文,樸而不陋。雖閭巷小民,知尊愛賢者,曰:「吾州雖遠小,然王元之、韓魏公,嘗辱居焉。」以誇於四方之人。元之自黃遷蘄州,沒於蘄,然世之稱元之者,必曰黃州,
哀伊犁 [ 清] 弘歷
我哀伊犁之人久迍邅,去嵗底定將謂自此永息肩。
而胡么麽宻計復煽亂,伊犁之人亦相附和為叛奸。
後旋知悔過,欲擒賊渠贖罪誠可憐。
乃以衆志不齊相觀望,逆賊鋌而走險攻中堅。
十餘鄂拓逡廵各退遯反致刼擄,父不
莊子 · 內篇 · 德充符 [ 周] 莊子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
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