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十二首 其九 [ ] 釋道璨

天下老隠山,醜怪百千狀。 不依本分說禪,一向橫拈豎放。 有時放夜市於蟭螟眼中,有時駕鐵船於須彌頂上。 有時倒騎駿馬驟高樓,有時輕引藕絲牽大象。 證鱉成龜,喚三作兩。 黑豆換人眼睛,偏做遮般伎倆。

題劉同知所藏春山訪隱圖 [ ] 俞德鄰

環洲玲瓏徑深窈,巉巖翠壁摩蒼顥。 幽人結屋倚陰厓,雲木煙蘿互縈繞。 維舟散屧欲往從,山深樹密無行蹤。 徘徊溪橋自嘆息,安得上下如雲龍。 古云大隱隱朝市,市朝亦有居巢子。 胡然見面不見心,咫尺娟娟隔春水

大巧若拙賦 [ ] 白居易

巧之小者有爲,可得而窺;巧之大者無跡,不可得而知。蓋取之於巽,受之以隨。動而有度,舉必合規。故曰大巧若拙,其義在斯。爾乃掄材于山木,審器於軌物。將務乎心匠之忖度,不在乎手澤之翦拂。故爲棟者資其自天之端

張德夫園亭八咏 其一 梅隠 [ ] 王炎

聞君家有十畝園,竹踰萬箇花亦繁。 門楣大字扁梅隠,要與梅兄同歲寒。 問君小隠亦何好,脚踏風波身易老。 花雖不語解笑人,似隠又非何草草。 破雪暗香先得春,青州從事如春溫。 女奴洗玉歌一曲,對花舉酒成三人

以拙集寄高大立蒙投七言古體長篇推許過分非所敢當輒成小詩八章報謝兼寄曾濟蒼 其五 [ ] 查慎行

便從于野筮于郊,義在同人最上爻。 說與後生曾見否,年將八十始論交。

水調歌頭 · 同黃主簿登清風峽劉魁讀書巖賦 [ ] 劉克遜

解變西昆體,一賦冠羣英。清風峽畔,至今堂已讀書名。富貴輕於塵土,孝義高於山嶽,惜不大其成。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 與仇香,穿阮屐,試同登。石龕雖窄,可容一幾短檠燈。千仞蒼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斷,雲霧鎮

次韻周秀實贈王自然 [ ] 劉才邵

隱者逃世網,遂欲安一枝。 不能負猿鶴,山林無返時。 吾人富道義,詞華振芳蕤。 共疑斂逸步,不願黃金羈。 然於論議間,憂國不顧私。 豈從隱者徒,耦耕抽棘茨。 顧難同羣碎,輕屈邁往姿。 何當副仄席,執簡上

海市 [ ] 韋國琛

海立雲垂瀾擁紫,星房霧牖亙天起。 列肆駢闐一鬨興,隱隱十洲見城市。 羅剎馮夷雜沓來,鮫宮貝闕相當開。 潮聲人語若互答,頃刻變幻千萬回。 別有蜃樓高百尺,波臣貰酒宴河伯。 十千沽酒莫辭貧,醉視茫茫海濤白

禮記 燕義 [ ] 王義山

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職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與其教治,別其等,正其位。國有大事,則率國子而致於大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則授之以車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軍法治之,

題鄭氏義門 [ ] 王義山

說到義時須割截,如何氣象得渾全。 合非真合皆人者,生與俱生有性焉。 友是弟兄常底事,仁於父子本然天。 大書忍字果何意,便覺流於矯揉偏。

丙午1783林逆之變予募義堵禦戊申1786中堂福公奉命平臺誌慶 [ ] 章甫

渠魁枉自外生成,化日光天妄肆橫。 死徙村墟皆鬼嘯,變遷市井不雞鳴。 漆頭縱待三年送,懸首寧逃一怒徵。 我拔義旗同奏凱,羽書飛報亦干城。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孫承恩

罪已消天變,仁民隱至情。 厚倫施義粟,勤學購遺經。 節爲山林重,功於宦寺輕。 不慚稱令主,恭儉更仁明。

周易 · 同人卦 [ ] 姬昌

乾上離下,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 六二,同人於宗,吝。 九三,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主 九五,同人先號啕而後笑,大師克,

述懐 其二 [ ] 李橒

餘生甘大隠,城市亦山林。 長日容疎帶,幽懐託短吟。 埜花渾率意,倦鳥似知心。 寄語張弧者,鴻飛幾萬尋。

华严六相义颂 [ 五代十國] 文益

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 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 诸佛意总别,何曾有同异。 男子身中入定时,女子身中不留意。 不留意,绝名字,万象明明无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