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 [ ]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錄王思窒藥塘詩稿未得其名 [ ] 周馨桂

古人不求知,學只如渴飢。 錄詩不書名,意本以自怡。 伊余慕斯人,恨不生同時。 詩中有性情,高風儼可思。 雖則名不存,其人宛在茲。

人間詞話 · 第一則 [ ] 王國維

詞以境界爲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贈楊尉送湫水 [ ] 李石

天上妥雨水鳴渠,一龍任責固有餘。 今年水來雨不集,彭民不及江中魚。 以堰致水高百尺,靈湫在淵爍紅日。 彭民怨龍不怨人,龍則有職誰之失。 九峯仙官梅子真,豢龍有術龍不嗔。 去年作堰今請湫,二者兼得蘇彭民

遣興 [ ] 伍瑞隆

羅衣雖輕,不如布好。 堂夜雖美,不如玉寶。 葳甤芳樹,烹飪則拙。 便佞悅人,治國則滅。 獨夫昏君,非文不免。 武王大聖,非紂不顯。 有寒有暑,造化之常。 貧而守道,文章之光。 天有霞錦,匪朝則夕。 人

人間詞話 · 第四十則 [ ] 王國維

問“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處唯在不隔。詞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詞論,如歐陽公《少年遊•詠春草》上半闕雲:

黃帝內經 · 素問 · 刺要論 [ ] 無名氏

黃帝問曰:願聞刺要。 岐伯對曰: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爲大賊,內動五臟,後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肌肉者,

山有仙則名 [ ] 林希逸

試拄看山笏,令人興灑然。 誇名驚俗眼,知道有神仙。 勝地棲丹客,蒼崖比洞天。 煙霞無此輩,方冊不應傳。 柯爛今何處,簫鳴若個邊。 舊聞終縹緲,何似竹林賢。

陶庵夢憶 · 卷一 · 砎園 [ ] 張岱

砎園,水盤據之,而得水之用,又安頓之若無水者。壽花堂,界以堤,以小眉山,以天問台,以竹徑,則曲而長,則水之。內宅,隔以霞爽軒,以酣漱,以長廊,以小曲橋,以東籬,則深而邃,則水之。臨池,截以鱸香亭、梅花

贈秦止齋 [ ] 白玉蟾

名顯不如晦,身進不如退。 水澄秋月現,雲散春山在。 神棲方寸間,心照大千界。 虛室乃生白,天光始發泰。 可以止則止,知止則不殆。 冥茫無有邊,不在天地外。

八卦大演論 [ ] 王勃

八卦大演論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以爲分太極者兩儀也,分四象者八卦也,成八卦者十六將也,司八卦者十二月也,分十六將者三十二候也,分十二月者二十四氣也,分三十二候者六

次韻和永叔夜坐鼓琴有感二首 [ ] 梅堯臣

舜琴曰朕有,語舜鬱陶乎。 孝悌怨則否,傲狠愧豈無。 我嘗撫卷嘆,嘆此孟氏書。 此書有深意,仁義世久虛。 公今乃有感,其不在茲歟。 魚躍與鶴舞,物情曾未殊。 無情則無應,何必問鳥魚。

即事 [ ] 胡居仁

人心無物慾,隨處皆天理。 在山則樂山,在水則樂水。 在家則家齊,在國則國治。 在學則學明,在鄉風俗美。 竊嘆此等人,豈不爲至貴。 彼哉昏迷子,何爲欲所蔽。

過沈聞大葭莊 [ ] 朱朝瑛

伊人何在,在蘆之漪。 有堂有亭,有林有池。 為丘不髙,為壑不深。 其室則邇,而有遐心。 策杖以游,遵彼一曲。 釣綸可垂,巾酒可漉。 與子分手,於今六年。 百爾所思,不如晤言。

可樓記 [ ] 高攀龍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爲樓。樓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則湖山,北則田舍,東則九陸,西則九龍峙焉。樓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於山有穆然之思焉,於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風之爽,可以負日之暄,可以賓月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