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趙太史憩玉女峯

蕭散金門客,徘徊玉女峯。 風光祇自媚,雲黛爲誰容。 蔓草羅裙妒,寒花繡幕重。 他時遇簫史,長此憶仙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散:逍遙自在,閒散。
  • 金門客:指在朝廷中任職的官員或文人。
  • 玉女峯:山峯名,常用來比喻美女或仙境。
  • 雲黛:指山間的雲霧,這裏比喻美女的妝容。
  • 羅裙妒:指蔓草的美麗讓羅裙(女子服飾)都感到嫉妒。
  • 寒花:指在寒冷季節開放的花。
  • 繡幕:華麗的帳幕。
  • 簫史: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善吹簫。
  • 仙蹤:仙人的足跡或行蹤。

翻譯

我是朝廷中逍遙自在的客人,徘徊在美麗的玉女峯前。 這裏的風景只爲自己而美麗,山間的雲霧像是爲誰而妝點。 蔓草的美麗讓女子的羅裙都感到嫉妒,寒冷中開放的花朵點綴着華麗的帳幕。 將來若能遇到傳說中的簫史,我將長久地留在這裏,追憶仙人的蹤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玉女峯前的所見所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仙境般美景的嚮往和對仙人生活的憧憬。詩中「風光祇自媚,雲黛爲誰容」一句,既展現了自然風光的獨立美麗,又隱含了對仙人世界的嚮往。結尾的「他時遇簫史,長此憶仙蹤」更是深化了這種嚮往,表達了詩人希望與仙人相遇,長久留連於仙境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超脫塵世的嚮往和追求。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