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雨至太和宮俯視一氣咫尺不辨

靉靉浮雲滿九關,帝宮只在紫微間。 雨沾萬國看龍變,霧匝千巖隱豹斑。 駿骨已知輕郭隗,蛾眉何復妒麋山。 具茨咫尺襄城道,牧馬寧虛七聖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靉靉(ài ài):形容雲霧濃密的樣子。
  • 九關:指天宮的九重門。
  • 帝宮:指天帝的宮殿。
  • 紫微:古代天文學中的紫微垣,象征天帝的居所。
  • 龍變:比喻皇帝的變幻莫測。
  • 豹斑:比喻隱約可見的事物。
  • 駿骨:指英才。
  • 郭隗:戰國時期燕國的名士。
  • 蛾眉:指美女。
  • 麋山:指美女,出自《詩經·小雅·鹿鳴》。
  • 具茨:山名,在今河南省。
  • 襄城道:指通往襄城的道路。
  • 七聖:指古代傳說中的七位聖人。

繙譯

濃密的雲霧彌漫了九重天門,天帝的宮殿隱約在紫微之間。 雨水滋潤著萬國,人們仰望天象,看龍的變化;霧氣環繞著千山,隱約可見豹的斑紋。 已經知道英才輕眡郭隗,美女又何必嫉妒麋山之女。 具茨山近在咫尺,通往襄城的道路,放牧的馬兒難道會虛度七位聖人的歸途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雲霧繚繞的天宮景象,通過“龍變”與“豹斑”的比喻,展現了天象的神秘與變幻。詩中“駿骨已知輕郭隗,蛾眉何複妒麋山”表達了對於英才與美人的不同態度,前者被輕眡,後者則無需嫉妒。結尾以具茨山與襄城道爲背景,暗示了聖人的歸途,蘊含著對道德與智慧的追求。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