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寺

峽束滇江靜不流,深藏紺殿對江幽。 玉環洞杳風生樹,金鎖潭空月滿舟。 帝子南來山竹裂,仙人東去谷亭留。 少年彩筆頻經此,捧檄重遊笑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峽束:峽谷約束。
  • 滇江:指雲南的江河。
  • 紺殿:深青色的寺廟。
  • 玉環洞:洞名,可能指洞內景色如玉環般美麗。
  • :深遠,不見蹤影。
  • 金鎖潭:潭名,可能指潭水如金鎖般堅固。
  • 帝子:帝王的兒子,這裏可能指傳說中的神仙。
  • 山竹裂:山中的竹子裂開,可能指某種自然現象或傳說。
  • 仙人:神話中的仙人。
  • 谷亭留:谷中的亭子留存。
  • 彩筆:指文采斐然的筆。
  • 捧檄:拿着文書,指官員的職務。
  • 重遊:再次遊覽。
  • 笑白頭:自嘲年紀已老。

翻譯

峽谷約束着雲南的江河,使其靜止不流,深藏的寺廟對着幽靜的江面。玉環洞深邃,風從樹間生起,金鎖潭空曠,月光灑滿小舟。帝王之子南來,山中的竹子裂開,仙人東去,谷中的亭子留存。年輕時,我曾頻繁經過這裏,用彩筆記錄下這一切,如今拿着文書再次遊覽,自嘲已是白髮蒼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神祕的山水畫面,通過「峽束滇江」、「紺殿對江幽」等句,展現了峽谷與江河的靜謐之美。詩中「玉環洞」、「金鎖潭」等景點的描繪,增添了神祕色彩。後聯通過「帝子」、「仙人」的傳說,以及「彩筆頻經此」與「捧檄重遊」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