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午節:端午節。
- 外母:岳母。
- 縑(jiān):一種細密的絹。
- 泫然:形容淚珠滴落的樣子。
- 貺(kuàng):賜予。
- 羸形:瘦弱的身形。
- 著慣:習慣穿着。
- 虛賜:空有賜予之名,實則無用。
- 精工:精細的工藝。
- 一匹縑:一匹細密的絹。
翻譯
在端午節這天,岳母仍然賜予我一匹細密的絹,我感動得淚流滿面,以此詩表達我的謝意。 我想到自己沒有衣服,岳母的恩賜讓我感到溫暖,我只能用淚水來表達我的感激。 我這瘦弱的身形已經習慣了穿着當年的素衣,而這匹精細工藝的絹,雖然是一種空有的賜予,卻也讓我感到無比珍貴。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岳母在端午節賜予他一匹縑的感激之情。詩中,「念我無衣節貺添」一句,既體現了作者的貧困,也突出了岳母的恩賜之珍貴。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自己瘦弱的身形與精細的絹,表達了作者對這份禮物的珍視和對岳母的深情感激。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感動與感恩。
王彥泓的其他作品
- 《 即夕口占絕句十二首 》 —— [ 明 ] 王彥泓
- 《 即事十首 》 —— [ 明 ] 王彥泓
- 《 臨行阿鎖欲盡寫前詩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滿曰:『斯語太文妾不用此可爲別制數章取數月來情事綜跡歷歷於心者譜 》 —— [ 明 ] 王彥泓
- 《 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 其十一 (丁卯年) 》 —— [ 明 ] 王彥泓
- 《 續寒詞 》 —— [ 明 ] 王彥泓
- 《 六月十八日戌時長逝矣,哀哉痛哉!二十二日聞訃後記此青衣啓祥來說聘妾未回寄贈代書 》 —— [ 明 ] 王彥泓
- 《 和端己韻 》 —— [ 明 ] 王彥泓
- 《 再賦個儂 》 —— [ 明 ] 王彥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