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洞

谷口重重隱上方,諸天鐘磬自鏗鏘。 玉虹雙注從雲壑,錫杖孤飛度石樑。 穿洞燃燈忘晝白,盤崖呼酒傍昏黃。 臥龍寂寂空潭裏,赤手甘霖望渺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穀口:山穀的入口。
  • 隱上方:隱藏在高山之上。
  • 諸天:指天界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 鍾磬:古代的打擊樂器,這裡指寺廟中的鍾聲和磬聲。
  • 鏗鏘:形容聲音響亮有力。
  • 玉虹:比喻瀑佈或流水,形容其美麗如玉。
  • 雲壑:雲霧繚繞的山穀。
  • 錫杖:僧人用的手杖,通常頂部有環,行走時發出聲響。
  • 石梁:石頭形成的橋梁。
  • 穿洞:穿過洞穴。
  • 燃燈:點燈。
  • 晝白:白晝,白天。
  • 磐崖:環繞著懸崖。
  • 呼酒:叫人送酒來。
  • 昏黃:黃昏時分。
  • 臥龍:比喻隱藏的人才或未被發現的潛力。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靜。
  • 空潭:空蕩蕩的深水池。
  • 赤手:空手,沒有工具或武器。
  • 甘霖:及時雨,比喻及時的幫助或恩惠。
  • 望渺茫:希望渺茫,難以實現。

繙譯

山穀的入口隱藏在高高的山峰之上,天界的鍾聲和磬聲自顧自地響亮有力。兩條玉色的瀑佈從雲霧繚繞的山穀中雙雙流下,一位僧人孤身一人飛越過石頭形成的橋梁。穿過洞穴,點燈照明,忘記了白晝的存在;環繞著懸崖,叫人送酒來,身邊已是黃昏時分。深水池中,隱藏的人才靜靜地躺著,空蕩蕩的;空手希望得到及時的恩惠,但希望渺茫,難以實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靜景象,通過“穀口”、“鍾磬”、“玉虹”等意象展現了山中的神秘與壯美。詩中“穿洞燃燈忘晝白,磐崖呼酒傍昏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沉醉,以及對世俗的忘卻。結尾的“臥龍寂寂空潭裡,赤手甘霖望渺茫”則透露出一種對未來的無奈與期待,躰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世事的洞察。

葉夢熊

明惠州府歸善人,字男兆,號龍潭。嘉靖四十四年進士。由福清知縣入爲戶部主事,改御史,以諫受把漢那吉降,貶合陽丞。萬曆中官右副都御史,巡撫甘肅。寧夏哱拜叛亂時,自請往擊,尋代爲寧夏總督。事平,入爲南京工部尚書。有《運籌綱目》、《決勝綱目》。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