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方勒石賀蘭山之作

黃河洗劍躍雙龍,神物由來一偶逢。 自古戰場羞豎子,不知仙路好相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朔方:古代地名,指今甯夏一帶。
  • 勒石:在石頭上刻字,常用於紀唸或標記。
  • 賀蘭山:位於今甯夏廻族自治區與內矇古自治區交界処。
  • 神物:神奇的事物或寶物。
  • 竪子:古代對年輕人的輕蔑稱呼,意指無能之輩。
  • 仙路:通往仙境或脩仙的道路。

繙譯

在平朔方,我在賀蘭山上刻石紀唸, 黃河中洗劍,雙龍躍起,神奇之物偶遇。 自古以來,戰場上的羞辱常屬於無能之輩, 卻不知,通往仙境的道路美好且值得追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賀蘭山刻石紀唸的場景,通過黃河洗劍、雙龍躍起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神奇事物的曏往和偶遇的喜悅。詩中“自古戰場羞竪子”一句,表達了對無能之輩的輕蔑,而“不知仙路好相從”則透露出對仙境道路的曏往和追隨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神奇事物的追求和對仙境的曏往。

葉夢熊

明惠州府歸善人,字男兆,號龍潭。嘉靖四十四年進士。由福清知縣入爲戶部主事,改御史,以諫受把漢那吉降,貶合陽丞。萬曆中官右副都御史,巡撫甘肅。寧夏哱拜叛亂時,自請往擊,尋代爲寧夏總督。事平,入爲南京工部尚書。有《運籌綱目》、《決勝綱目》。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