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母廟

鬆塢石林林,秋風萬壑陰。 泉清塵客耳,花照定僧心。 龍去野祠破,鳥啼山竹深。 蒼生飢渴甚,朝夕望爲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wù):四面高中間低的谷地。
  • (hè):深溝,深谷。
  • 塵客:指世俗之人。
  • 定僧:指在寺廟中修行的僧人。
  • 蒼生:指百姓,人民。
  • :連綿不斷的雨,久旱之後的甘霖。

翻譯

在松樹環繞的谷地和石林之中,秋風吹過,萬條山谷都籠罩在陰涼之下。泉水清澈,洗淨了世俗之人的耳朵,花朵的美麗照亮了定僧的心靈。龍已經離去,野外的祠堂破敗不堪,鳥兒在山中的竹林深處啼叫。百姓們飢渴已久,日日夜夜盼望着天降甘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山谷的靜謐景象,通過「鬆塢石林」、「秋風萬壑」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深邃而清涼的氛圍。詩中「泉清塵客耳,花照定僧心」巧妙地將自然與人文相結合,表達了自然之美對心靈的淨化作用。結尾的「蒼生飢渴甚,朝夕望爲霖」則深刻反映了人民對雨水的渴望,體現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