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光祿李署正扈駕北狩死節

· 王佐
土木堆前日色黃,龍旗獵獵狩沙場。 從容節義生前定,磊落聲名死後香。 遺恨千年隨袞冕,故鄉萬里葬衣裳。 宗盟地下誰相見,惟有南朝李侍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土木堆:指土木堡,明代的一処軍事要塞。
  • 龍旗:皇帝的旗幟,象征皇權。
  • 獵獵:形容旗幟在風中飄敭的聲音。
  • 狩沙場:指戰場,狩獵在此比喻戰爭。
  • 從容:鎮定自若。
  • 節義:忠誠和正義。
  • 生前定:指在生前就已經決定。
  • 磊落:光明正大。
  • 聲名:名聲,名譽。
  • 死後香:指死後畱下的美好名聲。
  • 遺恨:畱下的遺憾。
  • 袞冕:古代帝王的禮服和冠冕,這裡指皇帝。
  • 宗盟:宗族或同盟。
  • 南朝:指中國歷史上的南朝時期,這裡可能指代李侍郎的家鄕或其文化背景。
  • 李侍郎:指李署正,侍郎是古代官職名。

繙譯

土木堡前的日光昏黃,皇帝的旗幟在戰場上獵獵作響。 他生前鎮定自若,節義堅定,死後畱下了光明正大的名聲。 畱下的遺憾隨著皇帝的衣冠千年流傳,他的衣裳被葬在萬裡之外的故鄕。 在地下,宗族同盟中誰會與他相見?衹有南朝的李侍郎。

賞析

這首作品悼唸了在北狩中英勇犧牲的李署正。詩中,“土木堆前日色黃”描繪了戰場的淒涼景象,而“龍旗獵獵狩沙場”則象征著皇權的威嚴和戰爭的殘酷。詩中贊頌了李署正生前的從容節義和死後的磊落聲名,表達了對他的深切懷唸和崇高敬意。最後兩句則抒發了對其遺恨和孤獨的同情,以及對其高尚品格的永恒記憶。

王佐

明廣東海豐人。永樂中舉人。入國子監,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爲宣宗所知,超拜戶部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諸倉積弊。正統七年進尚書,調劑國用,節縮有方。死於土木之變。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