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辛幼安傷春詞悲涼動今古惜其蛾眉買賦之句未忘身世爲次其韻以廣之

總繇他、閒愁不管,纔來又還催去。悠悠一派東流水,載得落花無數。人長住。卻笑伊、來回奔走天涯路。憑闌無語。終不似黃鶯,苦愛東風,百囀迎人絮。 今古事,莫待怨誰相誤。可但月來雲妒。傷春未已傷秋賦,重倩吟螿寒訴。瓊花舞。又早見、玉山瑤井填黃土。無爲自苦。待人散月斜,日長山靜,儂自有歸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總繇他:總是這樣。
  • 閒愁:閒愁,指無端的憂愁。
  • 纔來又還催去:剛剛來到又被催促離開。
  • 悠悠:形容水流緩慢。
  • 載得落花無數:承載着無數的落花。
  • 人長住:人長久地停留。
  • 來回奔走天涯路:在天涯路上來回奔波。
  • 憑闌無語:靠着欄杆默默無言。
  • 百囀:形容黃鶯叫聲婉轉。
  • 迎人絮:迎接人們的柳絮。
  • 可但:豈止。
  • 吟螿:吟詠的蟬。
  • 瓊花舞:形容花瓣飄落的景象。
  • 玉山瑤井:指仙境中的山和井。
  • 填黃土:指埋葬。
  • 無爲自苦:不要自尋煩惱。

翻譯

總是這樣,不管那些無端的憂愁,它們剛來又匆匆離去。悠悠的東流水,載着無數的落花。人長久地停留,卻笑那些在天涯路上來回奔波的人。靠着欄杆默默無言,終究不像黃鶯那樣,苦苦愛着東風,婉轉地迎接人們的柳絮。

今古的事情,不要等到後悔時才怨誰相誤。豈止是月亮來時雲彩會嫉妒。傷春之情還未消,又添上了傷秋的哀愁,再次讓吟詠的蟬來寒訴。花瓣飄落的景象,又早早地看到了仙境中的山和井被黃土填滿。不要自尋煩惱。等到人散月斜,日長山靜,我自有我的歸處。

賞析

這首作品以東流水和落花爲背景,抒發了對人生無常和世事變遷的感慨。詞中「人長住」與「來回奔走天涯路」形成對比,表達了對於安定與奔波的不同態度。後文通過對黃鶯、月亮、雲彩等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以寓情於景的手法,深化了傷春與傷秋的情感。結尾處「無爲自苦」和「我自有歸處」則透露出一種超脫和自我安慰的心態,體現了作者在面對世事變遷時的豁達與自持。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