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
彈箜篌,擊鼉鼓,款留君,君不住。素絲玉壺白水清,博山蘭膏飛煙輕。
華月微風吹鳳笙,他人不語君含情。胡爲乎凌狂波而亂流,從君不果心繁憂。
東海之魚不可得,西飛之鳥不可留。往者不諫,來者徒傷。
寸心炯炯明月光,千里萬里隨君旁。君凌濁水不見影,青天高懸獨傍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種絃樂器,類似於豎琴。
- 鼉鼓(tuó gǔ):古代一種用鱷魚皮蒙的鼓。
- 款留:誠懇地挽留。
- 素絲:指白色的絲線。
- 博山:古代香爐名,這裏指香爐。
- 蘭膏:指香爐中燃燒的香料。
- 鳳笙:古代一種樂器,形似鳳,故名。
- 凌狂波而亂流:比喻冒險或不顧一切地行動。
- 繁憂:深重的憂慮。
- 諫:規勸,勸止。
- 炯炯(jiǒng jiǒng):形容眼睛明亮。
- 傍徨(páng huáng):徘徊,猶豫不決。
翻譯
彈奏箜篌,敲擊鼉鼓,誠懇地挽留你,你卻不肯留下。素絲玉壺中的白水清澈,博山香爐中的蘭膏煙霧輕盈。 微風吹拂着華月下的鳳笙,雖然他人沉默不語,你卻含情脈脈。爲何你要冒險穿越狂波亂流,跟隨你卻未能如願,心中充滿憂慮。 東海的魚兒無法捕獲,西飛的鳥兒無法挽留。過去的已經無法規勸,未來的只會徒增傷感。 我這顆明亮的心如同明月之光,無論千里萬里都伴隨在你身旁。你穿越渾濁的水面,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只有高懸的青天讓你獨自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深切的挽留之情和無法挽留的無奈。詩中「箜篌」、「鼉鼓」等樂器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熱烈而莊重的氛圍,而「素絲玉壺」、「博山蘭膏」則進一步以精緻的器物和香料來象徵高雅的環境。後文中的「凌狂波而亂流」、「東海之魚」、「西飛之鳥」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的冒險和無法挽留的命運。結尾處的「寸心炯炯明月光」則強烈地表達了對離人的深情和不捨,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