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斛(hú):古代容量單位,十鬭爲一斛。
- 春膏:春天的滋潤之物,此処比喻落花。
- 糜(mí):粥。
- 鎮將:鎮守的將領。
- 黃葉:比喻衰老或凋零。
- 吳王洲:地名,可能指吳地的一個洲。
- 工部潭:地名,可能指某個與工部有關的潭。
- 塞馬:指邊塞的馬,比喻無常。
- 錦衣:華美的衣服,比喻富貴。
- 文犧:文飾的犧牲,指被用於祭祀的牲畜。
- 平泉:平坦的泉水,比喻美好的事物。
- 苔石:長滿苔蘚的石頭。
- 竹?(zhú xī):竹筍。
- 鳳飢:鳳凰飢餓,比喻高潔而不被理解。
繙譯
春天的滋潤之物如同爛熟的粥,鎮守的將領用黃葉來逗弄嬰兒。吳王洲上的英雄流下了眼淚,工部潭前的遊子感到悲傷。早知道光隂如塞馬般無常,何必羨慕那些華美的衣服和文飾的犧牲。眼前的美好事物如同空洞的苔石,而竹筍卻能滿足鳳凰的飢餓。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落花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春膏爛似糜”形容春天的繁盛,“黃葉惱嬰兒”則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後兩句通過對“塞馬”和“文犧”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繁華的淡漠。最後,以“竹?樂鳳飢”作結,寓意高潔之士雖処睏境,但內心依然滿足和甯靜。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