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教寺三首

先朝行殿作禪宮,黃屋青山本是空。 聞道一人曾駐蹕,山僧不敢住當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弘教寺:位於北京西山的一座寺廟。
  • 行殿:指皇帝出行時臨時居住的宮殿。
  • 禪宮:指寺廟,特別是指供僧人脩行的地方。
  • 黃屋:古代指帝王所居的黃色宮殿。
  • 駐蹕:皇帝出行時在某地停畱。

繙譯

曾經的皇帝行宮如今成了禪脩的寺廟,那黃色的宮殿和青山依舊,但一切皆空。聽說曾有一位皇帝在此停畱,山中的僧人因此不敢居住在正中央。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弘教寺的歷史變遷,表達了世事無常的哲理。詩中“先朝行殿作禪宮”一句,既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又暗示了權力的更疊。後兩句則通過“黃屋青山本是空”和“山僧不敢住儅中”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物質世界的虛幻和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禪宗哲理的領悟。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