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束薪

· 王問
山椒露未晞,鬆約多樛枝。 林疏古苔出,錯崿雲根僛。 坐此觀捆載,落日樵腹飢。 歸爨秋籬下,薪溼煙火遲。
拼音

所属合集

#樵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椒(shān jiāo):山頂。
  • 露未晞(lù wèi xī):露水未乾。
  • 鬆約:松樹的枝條。
  • 樛枝(jiū zhī):向下彎曲的樹枝。
  • 錯崿(cuò è):錯落有致的山崖。
  • 雲根(yún gēn):山石,古人認爲雲從山石中生出。
  • (qī):傾斜不正的樣子。
  • 捆載(kǔn zǎi):捆綁好的柴火。
  • 歸爨(guī cuàn):回家做飯。
  • 薪溼:溼柴。
  • 煙火遲:炊煙升起得慢。

翻譯

山頂的露水還未乾,松樹的枝條多向下彎曲。 稀疏的樹林中,古苔從地面露出,錯落的山崖像雲的根一樣傾斜。 坐在這裏看着捆好的柴火,太陽落山時,樵夫感到飢餓。 回到秋天的籬笆下,溼柴燃燒,炊煙升起得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樵夫的日常生活畫面。詩中通過「山椒露未晞」、「鬆約多樛枝」等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山中的清晨景象。後句「歸爨秋籬下,薪溼煙火遲」則表達了樵夫歸家後的生活情景,溼柴不易燃燒,炊煙升起緩慢,透露出一種樸素而真實的生活氣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與生活的描繪,傳達出一種寧靜與恬淡的美感。

王問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進士。除戶部主事,監徐州倉,減羨耗十二三。改南職方,歷車駕郎中、廣東按察僉事。父死,不復仕,隱居湖濱寶界山,興至則爲詩文,或點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以學行稱,門人私諡文靜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