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建業:古地名,今南京。
- 開府:古代高級官員設立府署,自選僚屬。
- 軍符: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
- 朱鷺:古代樂曲名。
- 鐃歌:古代軍樂,用以激勵士氣。
- 黃龍:古代戰船名。
- 水陣圖:古代水戰的陣法圖。
-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製符節,代表權威。
- 中丞:古代官名,相當於後來的御史中丞。
- 蕩寇:掃蕩賊寇。
- 樓船:古代大型戰船。
- 平吳:指平定吳地(今江蘇一帶)的戰事。
- 燕子磯:南京附近的一個地名,位於長江邊。
- 陳琳:東漢末年文學家,曾爲袁紹撰寫檄文。
- 草檄:起草檄文,即軍中的文書。
翻譯
南京的青山是帝王之都,你暫時勞煩在此開府並掌握軍符。 花叢中奏響了朱鷺的鐃歌,江面上排列着黃龍的水戰陣圖。 手持玉節的中丞新近掃蕩了賊寇,乘坐樓船的諸將曾平定了吳地。 不知燕子磯前的這片土地,是否容得下陳琳那樣的人才來起草檄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南京的軍事景象,通過「建業青山」、「花間朱鷺」、「江上黃龍」等意象,展現了帝都的雄偉與軍隊的威武。詩中「玉節中丞新蕩寇,樓船諸將舊平吳」一句,既表達了對中丞平寇功績的讚揚,也回顧了歷史上諸將平定吳地的輝煌。結尾以「燕子磯前地,容得陳琳草檄無?」作結,巧妙地以陳琳草檄的典故,暗示了對軍事策略和文才的期待,同時也增添了詩意的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