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丘公五指山詩

· 王佐
坤軸南迴地盡頭,巨靈見掌鎮中洲。 打開放水澄環海,擘列分山觀四州。 一朵金蓮擎碧落,五株玉筍泮清秋。 明時維嶽頌神降,還繼嵩高詠有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坤軸:地軸,指地球的自轉軸。
  • 巨靈:神話中的大力神。
  • 中洲:指中原地區。
  • 環海:環繞的海域。
  • 擘列:分開排列。
  • 四州:指中國古代的四個主要行政區劃。
  • 金蓮:比喻山峯。
  • 碧落:天空。
  • 玉筍:比喻山峯。
  • :水邊。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明時:明亮的時刻。
  • 維嶽:指高山。
  • 嵩高:嵩山,中國五嶽之一。
  • 詠有周:歌頌周朝。

翻譯

地軸向南延伸至盡頭,巨靈神顯現手掌鎮守中原。 打開手掌放出水流,澄澈環繞海域,分開山脈排列,觀察四州景象。 一朵金蓮般的山峯高聳入雲,五座玉筍般的山峯在清秋的水邊。 在明亮的時刻,我們歌頌高山如神降臨,還繼續歌頌周朝,如同嵩山之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五指山壯麗的自然景觀,通過神話傳說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山峯的雄偉與美麗。詩中「坤軸南迴地盡頭」一句,以地軸南極爲起點,引出巨靈神掌鎮中洲的宏大場景,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敬畏之情。後文通過「金蓮」、「玉筍」等形象的比喻,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山峯的形態,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壯美的山水之間。結尾處提及「明時維嶽頌神降」,不僅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讚美,也隱含了對古代文化的傳承與歌頌。

王佐

明廣東海豐人。永樂中舉人。入國子監,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爲宣宗所知,超拜戶部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諸倉積弊。正統七年進尚書,調劑國用,節縮有方。死於土木之變。 ► 357篇诗文

王佐的其他作品